山东威海冶口水库以 “智慧 + 规范” 打造现代化管理样板

近日,一场特殊的“省考”在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冶口水库落下帷幕。山东省水利厅专家组对其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工作进行现场评价验收,最终,冶口水库以95分的优异成绩获评A类,顺利通过验收。
作为全市唯一入选水利部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国家级试点的小型水库,它究竟怎样交出了这样一份亮眼答卷?
这场“考试”可不简单。专家组深入大坝、溢洪道、放水洞闸阀室等重点部位,对工程实体运行情况、监测预警设施配置、系统平台运行成效等进行细致核查,随后依据《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试点水库(山丘区)评估指标》展开全面评价。能在如此严格的考核中脱颖而出,冶口水库的实力不容小觑。
作为环翠区重要的山丘区小型水库,冶口水库肩负着防洪、灌溉等多重使命。自2023年入选国家级试点以来,环翠区水利局以“以评促建、以建促管、建管并重”为思路,围绕数字化、规范化、精细化发力,让这座小型水库焕发新活力。
高标准搭建的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系统平台,堪称冶口水库的 “智慧大脑”。它整合了气象信息、视频监控、雨水情、工情数据等关键要素,实现 “一屏通览、一键调度、一图研判”。管理人员通过屏幕,就能全面掌握水库动态,快速下达调度指令,大幅提升了运行管理的智能化与协同化水平。
“四制(治)”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让水库管理有了明确准则。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巡查覆盖每个关键点位,发现问题形成专属工单,整改要求严格落实到位。“制度上墙、管理上云、责任落地”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管理常态,确保水库管理无死角、无漏洞。
在“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建设上,冶口水库展现出十足的科技范。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低空无人机与卫星遥感,构建起覆盖全流域的数字底板。精准化的雨情水情研判模型和应急处置机制,让水库在关键时刻能“预得早、叫得响、调得动、守得住”,为防洪、灌溉等功能的发挥筑牢防线,安全感直接拉满。
下一步,环翠区水利局将以此次省级验收为新起点,进一步提升数字水利赋能水平,推动“智慧+规范”管理模式向更多水库延伸拓展,着力打造具有山区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水库管理“环翠样板”,同时扎实做好迎接水利部终期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更高层面展示环翠水利的创新成效与管理能力。(林慧芹 于嘉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